欢迎来到杂志发表支持服务网!最新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19-2022适用
学术咨询服务,正当时......

甘肃农业科技

所属分类:农业科学 作者有话说:期刊信息纠错

甘肃农业科技

期刊名称:甘肃农业科技

主管单位:甘肃省农业科学院;甘肃省农学会

主办单位:甘肃省农业科学院;甘肃省农学会

期刊级别:省级期刊

国际刊号:1001-1463

国内刊号:62-1050/S

邮发代号:54-8

创刊时间:1963

发行周期:月刊

期刊收录: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、万方数据库、知网数据库收录

  《甘肃农业科技》杂志基本信息:

  主管单位:甘肃省农业科学院

  主办单位:甘肃省农业科学院、甘肃省农学会

  国内统一刊号:62-1050/S

  国际标准刊号:1001-1463

  邮发代号:54-8

  省级期刊

  《甘肃农业科技》简介

  《甘肃农业科技》的前身是《农业科技简讯》,创刊于1963年,1970年改名为《甘肃农业科技简讯》,1973年更名为《甘肃农业科技》。1980年经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向国内公开发行,1988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。编辑部现有编辑9名,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5名,中级技术职称人员4名。

  《甘肃农业科技》历经40多个春秋,尤其是全国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以来,经全体编辑人员的辛勤耕耘,《甘肃农业科技》已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农业科技期刊之一。本刊立足甘肃、面向全国,以促进科技进步、服务科技兴农为宗旨,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、学术与技术并重、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办刊方针,坚持突出西北地方特色和报道的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实用性,适合农业科研工作者、农技推广人员、农业管理干部、农业院校师生及农民技术员。

  《甘肃农业科技》收录情况

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、万方数据库、知网数据库收录

  《甘肃农业科技》影响因子:

  截止2014年万方:影响因子:0.283;总被引频次:975

  截止2014年知网:复合影响因子:0.175;综合影响因子:0.092

  《甘肃农业科技》栏目设置

  试验研究、专题论述、新品种新技术。

  《甘肃农业科技》投稿须知

  1.文章标题: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,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,最好并译成英文。

  2.作者姓名、工作单位: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,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(一、二级单位)、所在城市(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)、邮编,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。

  3.提要:用第三人称写法,不以“本文”、“作者”等作主语,100-200字为宜。

  4.关键词:3-5个,以分号相隔。

  5.正文标题:内容应简洁、明了,层次不宜过多,层次序号为一、(一)、1、(1),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。

  6.正文文字:一般不超过1万字,用A4纸打印,正文用5号宋体。

  7.数字用法:执行GB/T15835-1995《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》,凡公元纪年、年代、年、月、日、时刻、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;夏历、清代及其以前纪年、星期几、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、词组、惯用语、缩略语、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。

  8.图表:文中尽量少用图表,必须使用时,应简洁、明了,少占篇幅,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,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,应有简明表题(表上)、图题(图下),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。

  9.注释: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,其序号为①②③……,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,注释置于文尾,参考文献之前。

  10.参考文献:是对引文作者、作品、出处、版本等情况的说明,文中用序号标出,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。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:普通图书[M],会议论文[C],报纸文章[N],期刊文章[J],学位论文[D],报告[R],标准[S],专利〔P〕,汇编[G],档案[B],古籍[O],参考工具[K]。

  2017 年《甘肃农业科技》杂志01期成功投稿论文目录:

  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种兰天35号选育报告 白玉龙;鲁清林;张礼军;周刚;张文涛;汪恒兴;

  国内首部农业科技绿皮书由甘肃省农科院编研完成并发布

 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豌豆水分利用的影响 杜彦文;

  兰州百合DNA提取方法比较及RAPD体系的快速优化 崔文娟;林玉红;欧巧明;石有太;罗俊杰;

  全膜垄作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晓霞;

  4个柱形苹果品种在甘肃的生长习性及生理特性研究 魏丽娟;冯毓琴;李翠红;慕钰文;李长亮;

  糯玉米新品种天润糯1号适宜密度试验初报 肖亚东;孙义;丁伟;

  投稿论文:长期保护性耕作对豌豆水分利用的影响

  【摘要】:为了解决陇中黄土高原地区长期传统耕作引起的耕地质量下降问题,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下豌豆的出苗情况、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、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效应。结果表明,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改善0~200 cm土层土壤的贮水量及含水量,随着降水量的增多土壤对降水的保蓄能力增强。2015年试验区降水充沛,免耕地膜覆盖更具优势,免耕覆膜处理的小麦产量较传统耕作提高了11.64%。耕层土壤水分因受降水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剧烈,0~30 cm土层豌豆全生育期内免耕覆膜处理、覆草免耕处理的含水量分别较传统耕作有所增加,耕层以下土壤水分变幅相对较小。播种期、5叶期及收获期土壤具有较高含水量,而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则较低。与传统耕作相比,保护性耕作中的传统耕作覆盖地膜处理、免耕覆膜处理、覆草免处理耕处理使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,分别较传统耕作不覆盖处理提高了7.1%、5.8%、3.6%。说明在2015年降水条件下,实施地膜覆盖或者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豌豆高效利用水分及高产。

  【关键词】: 保护性耕作 豌豆 土壤 水分动态 水分利用效率

发表咨询

杂志发表支持服务网

学术咨询服务 :

正当时......